在汨罗白塘中学一块青草覆盖的地坪里,一块印刻着“饮水思源 感恩母校”几个大字的石碑很打眼。石碑后,是一口盖得严严实实的水井。中学团支部书记彭小丰激动地说:“这是92届学生同学聚会时,将用来聚餐的钱为母校修建的一口‘校友井’。”
白塘中学因地势高,用水难一直困扰着学校。全校600多名师生,其中有160余名住宿生,全依赖学校在80年代打的一口浅水井。说起用水,一名50多岁的老师深有感触:遇上水源不足,洗澡时洗着洗着,突然就断了水,“肥皂泡都还在身上”。为了解决用水难题,有时工作人员不得不去校外挑水。由此,欠债累累的白塘中学曾多次向上级打报告,但一直没有解决。
今年年初,该校92届学生冯建文组织同学聚会时,本来想邀请老师们一起吃饭、唱歌,当得知母校用水难题还没有解决,他当即对同学们提出:“学校用水不能等,我们一起为母校挖个水井,怎么样?”
“好!这是好事啊!”所有参加聚会的同学纷纷响应,你五百、我一千,20多名同学凑了2万多元,把原本用来吃喝的“凑份子”变成了“公益款”,决心为母校打井。
根据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资料,冯建文请来了打井队。但直到打井钻头钻到四十米左右,依然没有找到水源。在打井失败后,虽然“份子钱”所剩无几,但冯建文并没有放弃,他自己又垫上数万元,从岳阳县请来一支打井队。在重新确定打探地址后,随着工程队潜孔锤一次次重重地落下,10多米高的水柱终于喷射而出。